5月17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在在岸和离岸市场双双跌破“7”这一整数关口,引发广泛关注。
(相关资料图)
昨日,中国人民银行授权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公布,2023年5月19日银行间外汇市场人民币汇率中间价为1美元对人民币7.0356元。最近三个交易日,人民币中间价已下跌850个基点,跌幅超过1.2%。
从目前的市场环境分析,人民币汇率近期走贬可能来自国内外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一方面,近期美元指数走强,进而人民币汇率一定程度有所承压。同时,4月国内经济复苏节奏不及预期,经济基本面对人民币的支撑走弱。
但在业内人士看来,虽然人民币汇率破“7”,其实不必悲观。人民币汇率走弱只是短暂的现象,在经济基本面持续向好的背景下,汇率调整空间有限,短期市场情绪性下跌反而为投资者带来了“黄金坑”的投资机会。
三重因素致人民币汇率走贬
近日离岸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破“7”以来,人民币持续走弱。受访人士认为,本轮人民币兑美元汇率的走贬源于多重因素,其中主要有美元走强的比价因素,也有国内经济恢复不及预期的因素掣肘,还有交易层面结售汇的因素。
招商基金研究部首席经济学家李湛总结道,“近期人民币兑美元汇率的走贬源自于三方面。其一,美元走强的比价因素;其二,国内经济恢复不及预期的掣肘;其三,交易层面国内结汇率总体偏低、售汇率较高因素。其中国内经济走弱为主因。”
李湛进一步解释,第一,近期美元指数持续回升,5月17日美元指数一度回升至4月3日以来最高值103.03附近,但人民币汇率快速破“7”节奏显然超过美元指数上涨节奏。第二,日前公布的国内4月经济数据不及预期,经济复苏势头减速、有效需求不足,市场对于降息的预期再次被“点燃”,导致汇率承压。今年以来,进出口贸易走弱,全球呈现服务贸易强、货物贸易弱的格局,出口导向、尤其是制造业出口导向的国家货币均有贬值压力,其中韩元兑美元贬值幅度超过4%。此外,年初以来国内结汇率总体偏低、售汇率较高。这意味着高额贸易顺差更多转化为国内美元存款,而非兑换为人民币,也会影响外汇市场供需平衡,使得人民币对美元贬值。
汇安基金权益研究部认为,当前人民币汇率主要受到三个方面的影响:国内经济预期、居民及企业的结售汇情况以及美元的强弱。
首先,4月以来PMI、通胀等各项经济数据显示,国内经济复苏正在进入换挡期。当前经济活动由于库存周期等影响逐步进入温和复苏的状态,使得不少投资者开始调整此前对国内经济的判断。
其次,出入境恢复加大了短期换汇需求。尽管周边游需求回升幅度仍偏低,但与疫情前的提前规划、换汇行为不同,今年的出境与换汇行为很可能是防疫政策优化后的临时起意,叠加年初有了新的换汇额度,进而会呈现出短期的换汇脉冲。
最后,美国仍受到通胀困扰,近期公布的经济数据使得市场修正了此前对于美联储提前转向的预期,推动美元指数上升,由此给人民币带来一定的贬值压力。
整体而言,国内经济恢复缓慢被公认为是主因。思睿集团创始合伙人、首席投资官李富军坦陈,“本轮人民币贬值,其中三成原因是美元对包括欧元和日元等在内的主流币种的升值,是因为美国衰退速度比预期慢以及美元资金回流;剩下七成原因是国内经济经济复苏放缓,尤其4月份数据不及预期,企业结汇意愿和比例下降较多。”
平安基金也表示,人民币兑美元汇率走贬,主要受到了美国和国内两方面的影响。美国方面而言,其一,市场对美国货币政策的预期发生修正。前期海外市场对于美联储降息的预期比较乐观,认为9月就可能降息。近期从经济数据看,美国经济仍有支撑,通胀仍具有粘性,降息的必要性暂不紧迫,降息预期有所修正,部分美元空头离场。
其二,避险情绪支撑美元。美国银行业危机未能得到解决,同时美国债务上限问题迫在眉睫。部分避险资金流向美元支撑了美元走强。
国内方面而言,四月的经济数据显示国内内需略有不足,经济自发修复动力暂时偏弱。以上因素综合影响,导致人民币汇率破“7”。
在红土创新基金相关人士看来,“一方面,5月16日国家统计局公布的经济数据环比回落,部分海外机构对23年中国经济增速预期有所下调;另一方面,近期国内监管指导金融机构降低负债端成本,国内整体收益率水平有所下行,而美债受到美国债务上限的影响,收益率有所上行,中美利差有所收缩。”
北京一家公募基金则称,此次人民币贬值主要与美元走强相关。5月来美元指数反弹,主要国家货币贬值。
此外,我国刚公布的4月份经济数据有些不及预期,在去年低基数的背景下,主要经济数据等增速仍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回落,显示出经济内生动力不足。
业内呼吁平常心看待
事实上,市场对破“7”反应比较平静。而过去5年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已三度破“7”又回到“7”以下,双向波动弹性增强。对于本次破“7”,公募业内也普遍呼吁市场应保持平常心。
李湛直言,不需过分担忧人民币汇率对美元破“7”,我国外汇市场具备韧性。过去五年,人民币汇率已经历过三次破“7”。第一次是2019年8月份,第二次是2020年2月份,第三次是2022年9月份。前两次人民币对美元汇率耗时5个月回到“7”下方,而2022年则缩短至3个月。时间的减少证明了汇率市场韧性增加,具备实现动态均衡的能力。而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破“7”释放了以下两个信号:其一,短期市场认为年内美元走强尚具备支撑;其二,国内经济恢复节奏慢于预期。
汇安基金权益研究部也认为,随着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日益完善和市场化程度的提高,人民币汇率的弹性也会增强,对于是否破“7”关口无需过度关注。
该研究部分析,由于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在2008年以后基本在6-7之间波动,所以7仿佛变成了一个关口。但是,人民币汇率经过多年的市场化改革,目前市场主体已经可以较为理性成熟的看待汇率波动,加之近年来我国在跨境流动资金宏观审慎管理经验越来越丰富,可以较好地控制跨境资金的异常流动,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呈现双向波动加大的态势。在2019年,2020年及2022年人民币兑美元汇率都在破过“7”,但其对我国的金融市场及实体经济的影响均有限。
正如监管机构曾经的表态,人民币汇率“破7”,这个“7”不是年龄,过去就回不来了,也不是堤坝,一旦被冲破大水就会一泻千里;“7”更像水库的水位,丰水期的时候高一些,到了枯水期的时候又会降下来,有涨有落。
事实上,不少业内人士认为汇率有望回到7以下的水平。平安基金称,人民币汇率破“7”最主要还是受到了海外避险情绪的影响,同时可能也意味着我国经济短期内暂时存在一定的内需动能不足的问题。
但是从长期看,随着海外经济逐步走弱,国内经济修复内生动力释放,我们预计,汇率有望回到7以下的水平。
上述北京一家公募基金表示,若美元继续上行,人民币汇率的下滑可能还要持续一段时间。但另一方面,对中国经济的一致预期已经形成,而中国经济的任何超预期都会人民币汇率也就会迎来回升。值得注意的是,这种对于经济持续的观察可能要到 6 月份,在此之前人民币汇率都较为低迷。
或对A股产生短期绪影响
汇率与股票市场近年来联动性比较强,在汇率阶段性走弱的影响下,股票市场难免会受到一定程度的冲击影响。但汇率波动只是影响股市因素的一部分,基本面有支撑下人民币资产仍具有长期配置吸引力。
汇安基金权益研究部通过复盘发现,2015年的“811汇改”后,人民币汇率走势与A股的相关性有所增强。人民币汇率的贬值的时段往往伴随着A股市场的调整。背后的影响机制或与外资在A股市场的占比提升有关。就北上资金与汇率的变化趋势而言,一般的规律是:人民币汇率趋势性贬值阶段,北上资金净流入速度降低甚至阶段性大幅净流出现象,对于A股资金面形成一定冲击。
“人民币汇率贬值对A股及金融市场或将带来以下影响,”李湛表示,其一,国内外资投资资金减少。人民币贬值会导致A股外资流入逐步减少,市场增量资金降低,成交量受抑制。近期北向资金已开始在A股逐步获利了结,北向资金转为净流出。其二,行业层面,进口型行业成本增加,间接的减少企业利润,这类行业的股票表现承压;而汇率走弱或有利于国内产品的出口,从而推动出口相关股票表现向好。
平安基金认为,人民币汇率如果持续快速贬值,可能会对A股市场形成短期情绪影响,但预计仅为暂时性因素。
“复盘A股历史走势,汇率与A股有较强的负相关关系。若人民币持续贬值,容易引发资金流出,进而抛售股票,股市就会调整。从此次市场表现看,随着人民币贬值,A股也在持续调整,但北向资金整体呈现逆势净流入态势,从侧面反映出对我国经济保持恢复态势的信心,基本面有支撑下人民币资产仍具有长期配置吸引力。”沪上一位公募宏观分析人士表示。
谈及本轮贬值对金融市场的影响,红土创新基金乐观表示,对于4月以来宏观数据环比回落,A股及金融市场在前期已经进行了较为充分的定价,汇率的波动对金融市场影响不大。
从货币政策来看,目前央行强调坚持市场化在汇率形成中的决定性作用,增强人民币汇率弹性。我国经济目前仍处于修复期,货币政策主动紧缩引导人民币升值的概率比较低,目前货币政策仍以支持内需为主要导向。对金融市场来说,当前流动性环境仍是比较友好的。
人民币不存在较大贬值压力
汇率的波动牵动人心,多位投资人士认为,目前国内经济正在稳步复苏,人民币不存在较大的贬值压力,后续大概率会回到7以下的水平。
招商基金李湛就表示,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短时间内预计延续围绕“7”附近偏弱波动,但人民币不存在较大贬值压力。当前来看,短期内影响人民币汇率走贬的因素可能还会发酵,人民币“破7”态势或将持续。但在今年海外经济下行,国内经济持续复苏的大背景下,人民币不存在较大贬值空间。年内国内经济复苏确定性较强,而海外美联储释放进入加息暂停期信号,美元指数走强空间或有限,因而人民币的外部压力可能下降。
而汇安基金权益研究部则认为,往后看,人民币汇率有望重回升值通道,未来两、三个季度人民币汇率高点有望触及6.5。
首先,在完成经济复苏换档后,投资者对于国内经济温和复苏的态势有望形成统一预期,市场预期更加平稳。
第二,美元贬值将触发企业结汇,并加速人民币升值。在年初集中换汇过后居民部门行为对于汇率的干扰也将降低。此外,疫后三年中国贸易顺差显著高于银行结售汇差额表明存在大量出口企业未结汇的情况。假若美元贬值,且更多贸易国选用非美货币(特别是人民币)进行贸易结算,未来数月企业或将大量结汇并助推人民币汇率升值。
第三,一旦人民币重回升值通道,外资进入国内资本市场也将放大人民币的升值幅度。
平安基金也预计汇率短期偏弱震荡,但较难达到前期高点7.3。从中长期的视角看,我国经济处于上行周期,海外经济处于下行周期,随着美国经济逐渐进入衰退,我国经济修复,后续人民币汇率大概率会回到7以下的水平。
“随着我国内生经济动能的巩固和美国经济的逐步走弱,支撑人民币走强的因素将增多,今年人民币汇率仍将双向波动,总体会在合理均衡水平上保持基本稳定,不具备持续贬值的基础。”红土创新基金也表达类似观点。
更多人士人士,经济基本面影响汇率未来的走势。
“未来影响两个币种的核心变量是中国经济的恢复斜率,以及美国经济的衰退斜率和加息节奏。”思睿集团创始合伙人、首席投资官李富军表示。
此外,北京一家公募基金也表示,决定今年人民币汇率变动主要是中国经济基本面。人民币汇率反转需要等待美元反转、中国经济预期转变的时刻,未来一个月处于数据真空期,预计年末人民币汇率会重拾升势。
人民币汇率破“7”
对普通投资者影响不大
近期人民币汇率波动,不少投资者关注是否应该换汇,不少专家认为,实际影响较小,普通老百姓也不宜参与汇率炒作。
招商基金李湛认为,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破“7”对老百姓的影响较小。一是短期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可能会延续围绕“7”附近偏弱波动;二是个人换汇每年限额是5万美元或等值外币,因当前波动而换汇产生的收益或不足以抵消过程中手续费的减损。
“如果人民币贬值,持有美元资产更为有利。对老百姓来说,人民币的汇率波动对日常生活影响不大,若是想借着人民币贬值而兑换美元从中获利,其实也并非明智之举。”北京一家公募基金人士也表示,因为外汇管制,想兑换太多美元也有难度。而且日常生活消费也是用人民币,而不是美元。
平安基金认为,短期人民币汇率弹性波动不影响中期人民币汇率偏稳的运行格局。因此,如果不是有短期用汇的需求,换汇必要性不高,普通老百姓不宜参与汇率炒作。
汇安基金权益研究部也表示,人民币贬值对于有出国结算、消费需求的人确实会产生一定影响,企业进口一些美元结算的商品原材料支付的成本也将有所上升。但是,人民币长期的趋势应该是明确的,即未来世界对人民币的认可度会不断增强。短期内双向波动是一种常态,合理均衡、基本稳定是有实力支撑。
居民不要盲目猜测人民币汇率在短期内的走势,应该树立科学的“汇率风险中性”的意识,基于出行、留学等实际需求换汇。
此外,红土创新基金也表示,当前我国经济仍在复苏的进程中,而美国大部分经济数据在逐步走弱,中国和海外经济体的经济差和利率差走弱的空间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