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翠风景这边独好
(资料图片)
文/徐光惠
很早之前就对青木关有所耳闻,也曾无数次路过青木关,却从没真正走进它、了解它。
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西南文化大通道和秦巴古道上的一个重要节点,历史文化厚重,人文荟萃,因宝峰山、虎峰山两山夹峙形成险要隘口,境内山林葱绿而得名,号称 “重庆第一关”。
37年前,在青木关有这样一群人,他们热爱文学,热爱生养他们的这片土地,相同的爱好让他们走到一起,谈文学、谈理想、谈人生。1986年1月18日,滴翠文学社成立,罗成友任社长。那天,青木关42名爱好文学的农民齐聚文化站,有的来不及回家休息,有的直接从田坎上跑来。没有经费,没有刊登作品的阵地,没有专职工作人员。大家商定,每人每年交2元钱用于买办刊物的纸张,自己编稿、刻蜡纸、油印、装订。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罗成友社长就像“蜂王”一样,聚起了一个群体。在他的带领下,大家凭着对文学的一腔热血,行走在文学与精神的世界里。文学社靠一块刻蜡纸的钢板,一台文化站的油印机开张了。每月出一期报纸,每季度出一期杂志,每月组织一次作品讨论会。40岁时,罗成友由镇文化站长破格调入重庆日报社,当上了“田坎记者”,一心一意跑“三农”,11年后摘取范长江新闻奖,为重庆新闻界第一人。
文学社为这些草根作家搭建了一个文学交流的平台,他们用热爱与坚守,笔耕不辍,一边扛着锄头在田间地头劳动,一边趁空隙时间创作,以生动的笔触和真挚的情感,围绕改革开放振兴乡村、生产生活、脱贫致富奔小康等内容,歌咏脚下这片土地,反映乡村巨变和人民蓬勃向上的新风貌。这些文字散发着泥土气息和大地芬芳,展现了文学追梦人的梦想与追求、情怀与担当、奉献与付出。
第四任社长李承萍,生在青木关,长在青木关,只有初中文化,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民企业家,59岁开始提笔写作,如今年过七旬,已出版四部长篇小说。他用心书写家乡,挖掘青木关历史文化,根据史料创作出《陪都求学记》,还原了抗战时期流亡学生在国立青木关中学的故事;创作出版了《山乡寒梅报春来》,体现新时代女性自信、自强、自立、奋发向上的精神。
在青木关文化服务中心的签送现场,前来领书的群众排起了长龙,男女老少,气氛热烈,有的背着背篼,有的挑着箩筐,得到签名书后,纷纷竖起大拇指,高兴得合不拢嘴。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滴翠文学社扎根大地,坚守文学梦37年,当地政府给予了大力扶持,一些民间人士也积极出资设立了“滴翠文学奖”“滴翠新闻奖”。2017年3月,人民日报以“一个小镇文学社的坚守”整版进行了报道。迄今为止,滴翠文学社共刊发作品7000余篇,出版长篇小说20部,作品曾登上《人民日报》《人民文学》《诗刊》等刊物。培养出了17名省级作协会员和两名著名新闻传媒人。先后被授予沙坪坝区“农民文学之乡”和重庆市“农民文学创作基地”称号,被媒体誉为重庆“最牛”农村文学社。
与滴翠文学社结缘,是几年前在一次文学交流活动中,号称“打工作家”的张儒学分享了他和滴翠文学社的故事。二十多年前,他来到青木关打工,工作枯燥劳累。一天,他无意间看到滴翠报,那些朴实生动的文字让他眼前一亮,点燃了心底的文学梦。他加入滴翠文学社,从此走上了文学之路,至今已出版多部长篇小说与散文集,作品曾入围第七届鲁迅文学奖参评。
那时,我的身体亮起了红灯,腰椎间盘突出严重,工作和生活都受到影响,很长一段时间没动过笔,整日忧心忡忡。张儒学和滴翠文学社执著的坚守让人感动,心中不由激情澎湃,我没有理由停下前行的脚步,我要沿着前辈的足印,与他们一同寻找梦中的诗与远方。在张老师的推荐下,我如愿加入了滴翠文学社。
融入到这个特殊的大家庭后,我常被一股无形的力量感染着、激励着,温馨融洽的文学氛围,蓬勃向上的活力,大家互相交流学习,彼此加油打气,让我倍感温暖。文学社不定期组织采风,大家都积极参与,创作出一篇篇高质量的作品。
几年间,沐浴着滴翠的阳光雨露,我学到了很多东西,文字渐渐成熟,陆续在《散文世界》《散文选刊》《人民周刊》《工人日报》《杂文报》《三联生活周刊》等全国各地报刊、杂志发表百万字,多篇作品入选中考作文阅读试题和学生读物,常规出版散文集《梦回故乡》,被文学社评为先进个人。2017年7月,散文《月下万峰湖》有幸登上《人民日报》,圆了我最初的文学梦。
文学沃土育英才。青木关的山山水水滋养了滴翠文学社,培育出无数文化英才,他们不忘初心,把情感和笔墨深深根植于这片神圣的土地,用心、用情书写青木关的故事,把青木关的故事推向全国,代代相传,经久不衰。青木关小学的“青芽文学社”正在萌芽,这里是孩子们梦想起航的地方,相信在不久的将来,这株小苗定会生根、开花、结果。
滴翠文学社已成为青木关一张靓丽的名片,这座小镇因滴翠的文化浸润而更有气质、更有温度。滴翠风景这边独好!
编辑:朱阳夏
责编:陈泰湧
审核:冯飞